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学院首页 -> 学院动态

【教师节特辑】“夸夸检院好老师” 系列报道之一——河南省文明教师、河南省优秀辅导员郭荣军

发布日期:2018-09-09   来源:   点击量:

编者按:

学院自1985年建院以来,涌现出一大批师德高尚、立德树人的优秀教职员工。他们忠诚党的教育事业, 敬业爱岗、教书育人、关爱学生、严谨治学、为人师表、乐于奉献,为国家法制建设培养栋梁之材,为学院成为全国检察机关民行特色培训基地、河南省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。

2018年第34个教师节即将来临, 教育部确定了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“弘扬高尚师德,潜心立德树人”。

学院决定围绕今年教师节的主题,举办庆祝教师节的系列活动,真正让广大教师有荣誉感、获得感、幸福感。在为全院教职工办一件教师节实事的同时,学院将召开教师节座谈会,对从教满二十周年和十五周年的教师和自2015年以来获得厅以上综合性奖励的教师进行表彰。同时,通过微信公众号,对2015年以来获得厅以上综合性奖励的教师的先进事迹进行系列报道,以弘扬先进,带动学院全面发展。

视工作如生命的“老郭”

——记检察系郭荣军老师

在365体育手机版app下载,有这样一位老师,他没有丰功伟绩,只有踏实勤奋,永不懈怠;没有豪言壮语,只有兢兢业业,任劳任怨;没有耀眼光环,只有朴实无华,甘于奉献。他就是“老郭”:郭荣军老师。

浓浓爱心,化作春雨润桃李

他始终把“深怀爱生之心,多做利生之事”作为工作原则。新生报到前,他建立了新生微信群,认真回答新生提出的“床多宽呀”、“专升本容易吗”、“报到是怎么去学校呀”等每一个问题。学生都说,不知道“烟花”(郭老师微信名)是谁,但知道“烟花”是一个贴心人。

学生遇到困难总向他“求助”,经常有学生向他咨询如何准备各种考试,办公室、教室、电话里,他总是放下手中工作,不厌其烦,认真解答,给予指导。他总是把学生的事儿当成事儿,想方设法积极协调予以解决。

2016年的一个深夜,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他惊醒,学生报告:一名学生突发阑尾炎。他迅速跑到学生宿舍,立即把学生送到了省第二人民医院,缴费、挂号、找医生、拿药……,等把学生安顿好,天已亮。早上八点,他又准时出现了教室,陪学生早读。

教室里,他一遍一遍激励学生努力学习,只为托起孩子们的明天。操场上,他站在学生中间,只为让比赛中的孩子们更有斗志。宿舍里,他与一男生同吃同住半个月,只为让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早日“迷途知返”。深夜里,他穿梭在背街小巷的网吧,只为唤回那个沉溺网游的孩子……

“有困难,找老郭”,已成为学生的共识,也是他在学生中的口碑。

满腔热忱,献身教育终无悔

走进他的办公室,会看到他一直在忙,或是在上传下达有关工作,或是在布置安排学生活动,或是在起草修改文件材料,从没有看见过他在看电影电视剧、玩游戏。他的办公室总是“川流不息”,请假的,反映情况的,沟通工作的,请教问题的,来往人员源源不断,他总是微笑相迎,认真对待,有序处理,工作再忙再累,他从不抱怨,从不懈怠。

他先后组建了系新媒体中心、辩论与演讲协会、大学生艺术团、军体大队,组织学风教育、感恩教育、知识竞赛、文体比赛等活动40余项,制定修订相关制度十余项,起草修改文件材料50多份,撰写通讯稿件20多篇,审阅通讯稿件100多篇。

他干一行,爱一行,钻一行。他讲授专升本行政法,自创记忆顺口溜;他讲授劳动法,采用“滚筒法”滚动串连已授知识,首创大案例考试方法。他勤于思考,善于钻研,先后先后主持省政府招标课题两项,主持省人民检察院调研课题两项并均被评为优秀课题;主持省教育厅、团省委、社科联等16项,7次获得一等奖,发表论文20篇,参编教材5部。

他始终将“学习、学习、再学习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。管理学出身的他,硬是凭借一股钻劲、一股恒劲、一股不服输的精神,自学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、一级建造师职业资格考试,陆续被聘为学院法律顾问、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、学院政府采购评审专家,他身上的担子更重了。但他却说,“干工作,有多大劲使多大劲,累点没啥”。

大爱无言,满怀愧疚藏心间

在领导眼里,他是得力干将;在同事眼里,他是全能战士;在学生眼里,他是热心老大哥。但在家人眼里,他却不那么称职。他的家人说:在外像条龙,回家变成瞌睡虫;他的女儿说:我爸就是“公家”的人,回家像视察。但他说,工作要做就做到最好,对家人的亏欠总是难免的。

2015年10月,他的父亲在帮工中被突然断裂的梁板砸在下面。他匆匆忙忙赶回家,看到病床上的父亲被纱布覆盖了半个身子,胳膊上、腿上打着厚厚的石膏板,身上插了好几个管子,坚强的他第一次在父亲面前流泪了。于是,他决定请假好好陪陪父亲。但第二天,他接到单位通知,立即到省检察院某工作组报到。亲情与工作之间,他选择了后者,毅然踏上了归程。但离开的那一刻,他没有勇气正视父母支持他的眼神,也没有人看到他眼眶里的泪水。

他一个人带着女儿在郑州生活,为了干好检察教育工作,他住校8年,女儿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在就读学校也住校8年。在女儿最紧张、最重要的高三,他也没能陪伴过孩子一天。他的学生一个个通过了司法考试、研究生考试、公务员考试。但他本来十分优秀的女儿,却因为考前缺乏关照、压力过大,仅仅考取了一个普通高校。

“行源于心,力源于志”,他用执着的力量,在平凡的岗位默默地坚守着、奉献着,践行着他的誓言——一片赤诚、无愧无悔!